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5|回复: 0

始祖考

[复制链接]

18

主题

0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0126
发表于 2007-9-12 12: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始祖考
巍巍中华,泱泱薄氏。遗我血脉,相承千古。
北宋时,我始祖从苏州阊阖门外迁来山东,自此我鲁南苏北薄氏之一脉,源远流长,布于天下。

据光绪三十三年二十一世开伦、开全二公为重修族谱撰写的序言《山底老谱序》记载:“北宋时始祖从苏州府阊阖门外来此北方,占籍沂州府莒州之东南泉子牌山底村。斯时也,人烟稀少,吾祖与王姓季姓三人拜为兄弟,虽为异姓实同手足,故始祖仅有三子因王季二人无子,将长与王氏为子,凡大店、狮子口、浔河北等村,王姓皆其后也。将次与季姓为子,今居慧子坡村季姓即其后也。”又据一九九三年一月十九日二十四世振朝公、二十五世文善公撰写、二十五世采逵公代笔的《鲁南苏北薄氏共续谱序》载:“我辈先祖坟茔位于山底村东南村边向阳坡,遍植松柏百余株,其间始祖坟前一棵直径约四尺,至今枝繁叶茂,现为国家二级文物。”再据莒西薄家店子一族之年长者回忆,民国初年曾有莒南县山底故里宗亲六人,携二十余枚银元到薄家店子,言因灾害致族人生活极其窘困,万般无奈,经族人议定后,砍伐祖林中部分松柏变卖,此二十余枚银元系薄家店子族裔应有之份额。是时,山底故里宗亲六人受到薄家店子亲人热烈迎送。(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兵临莒县城,莒县知事弃城不战而逃,李炳南以典狱长的身份,联络城中士绅,统一指挥当地军警维持秩序,三年后,蒋介石、阎锡山 、冯玉祥中原大战,莒县城被乱军围困数月,城内频繁地遭到炮击,人民缺粮者甚众,饿死者极多 )据此可推测,移居其他地方的各支系后裔,凡有联络者,必定也收到了这份祖宗留下的厚产,由此可见历史上我祖林松柏之多、占地面积之大。

今始祖坟茔犹在,然始祖之上,我薄氏究竟起源于何方,似乎无有定论。虽有自雁门南迁说,然此说一是缺乏证据,似乎仅仅是一种附会,二是与历史典籍的有关记载缺乏一致性和连续性。其次,我族人对始祖缘何弃江南和平之地、鱼米之所、富庶之乡,来到当时战争频仍、偏僻荒凉之北方山地?族人对此时有疑惑,但无任何说明可资。此诚为族人之憾事也!现不揣浅陋,对北宋苏州薄氏渊源及我始祖来此北方之缘由,据有关史料试推一二。
北宋时,苏州薄氏之渊源,亦即我鲁南苏北薄氏之渊源,究系南迁之雁门人乎?抑或是世居苏州的吴人?这还要从战国末期说起。
战国末期,秦国发起了兼并六国、统一中国的战争。秦始皇灭六国后,六国王室四处亡命。据《史记》记载,秦王嬴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不久以后,魏国王室宗亲几经辗转潜逃至吴地(即苏州),受到当地薄氏家族的庇护。魏宗室女魏媪对薄氏族中一位男子以身相许,因为《史记》未记录其名,这里姑且称为薄生。不久以后,薄生与魏媪非婚生下了薄姬、薄昭姐弟二人。这说明,第一,吴地的薄氏家族,在战国末期已经属于颇有权势的官宦或地位显赫的贵族,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为一般布衣百姓断然没有庇护魏国流亡宗室的能力,没有与高贵阔绰的魏国宗室接近的机会,更不会得到魏宗室女魏媪的垂青。第二,至少从战国中后期开始,吴(即苏州)地就有薄氏聚居,而且薄氏家族在当地很有势力,生活阔绰富足。至于薄生家族情况及其是否有正房妻室,鉴于汉皇威仪和西汉政治需要,《史记》和《汉书》对此都没有记载。
但奇怪的是,此后不久,“而薄父死山阴(今绍兴),因葬焉。”那么,薄生为什么会离开吴地,离别美貌的妻子,年幼的孩子,优越的生活,突然死在几百里以外的山阴呢?《史记》和《汉书》除了未记录薄生的名字,对薄生的身份、死因和死亡时间,也没有作任何说明。这是极不正常的,也不符合司马迁的治学态度和修史标准。
要考证薄生的死因,还要从秦朝末年的政治军事形势说起。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国大将王翦率大军灭楚国,尽得吴越地,秦王嬴政随后发布诏令,设会稽郡,下辖26个县,包括吴县(今苏州)、大越县等。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到达会稽,下诏改大越县为山阴县,不久秦始皇在归途中病逝。次年,也就是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九月,项羽在山阴杀死会稽郡代理郡守殷通,与担任地方官员的叔父项梁一起发动起义。项羽起义遭到当地部分秦朝军队的顽强抵抗,但这部分秦军不敌项羽,近百名奋起抵抗的秦军官兵死于项羽父子刀下。余下的秦朝军队约八千人,尽数被项羽收编,项梁还任用当地一些知名人士担任起义军各级指挥官。之后,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兵渡江西去,开始争夺天下。这个时期,发生在会稽郡和山阴县的唯一重大历史事件,就是项羽起义。

身为贵族士大夫的薄生,为什么会抛妻别子,从吴地远涉几百里来到山阴,并客“死山阴”呢?极可能是因为他身负某种重要职责,属于履行职务。这个推论与他身为贵族士大夫的身份和敢于庇护魏国流亡宗室的能力是一致的。那么,什么职责能导致他“死山阴”呢?最大的可能就是军职。而薄生客“死山阴”与项羽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在时间上是一致的。故,这里推测,早在战国末期,就身为吴国的贵族士大夫,敢于庇护魏国流亡宗室的薄生,极可能为秦军灭吴立下功勋,并因此担任了秦朝军队驻防会稽郡的最高指挥官。当时,秦军驻防会稽郡山阴县的军队达到九千人之众,秦始皇南巡专门视察山阴,说明了秦朝时期山阴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作为会稽郡秦军最高指挥官,薄生一定会经常亲临山阴。这样的秦军高级将领必定有庇护魏国流亡宗室的能力,同时由于领秦朝俸禄,他一定会报效秦朝,报效秦始皇知遇之恩,而不会轻易变节。故而,薄生在履行职责、坚决抵抗项羽起义的战斗中遇难,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为刘邦推翻秦朝建立汉朝,项羽和他的楚军后来也与刘邦为敌,所以,薄生身为秦军驻防山阴的最高将领,虽然属于职责所在,驻守山阴,战死于秦军高级军官所具有的职责和气节上,但是,由于薄生的秦军高级将领身份、薄生死于项羽起义等,也就是薄生之死的性质,令汉代史官和史书不便记载其真实身份、死因和具体死亡时间,如实记载于汉室江山社稷无益,于汉朝宗室颜面无益。因此,无论西汉史官的治学态度如何严谨,对此也只能略过,甚至连名字都省略了,而以“薄父”代替。

汉代史官和史书对薄生的名字、身份、死因和死亡时间全部从略,这只能说明他们在刻意隐瞒什么,也说明薄生之死属于不能触犯的政治禁忌,说明了薄生之死绝非正常死亡。

当然,薄生“死山阴”是否还有以下几种可能呢?第一,薄生作为一般指挥官率部加入了项羽的起义军,不久后战死于山阴,但因为项羽起义后在山阴地区没有与秦军发生其他战事,并很快率军渡江西征,故不存在这种可能,况且一般指挥官的假设与薄生的身份不符。第二,薄生因事到几百里外的会稽郡山阴县去,适逢项羽起兵死于乱军中,但考虑到薄生的权势和贵族身份,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况且项羽当时并未乱杀无辜,这种假设也难成立。第三,薄生因事到山阴,突患急病死于山阴,如果是这样的死因,因为在史书上记载没有任何政治禁忌,司马迁只需要写上“病死山阴”就可以把事情交代清楚,依照司马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严格的修史标准,他要把事情写清楚,一定不会吝惜一字,所以,薄生死于疾病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既然以上几种可能都不存在,那就只有薄生死于项羽起义这一种可能。如果这个推测成立,薄生死于山阴的时间就是公元前209年九月。薄生死后,随着秦朝的迅速灭亡,至少从战国中后期就属于贵族士大夫阶层的吴地薄氏家族,很可能迅速走向了衰落。
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假设薄生“与魏媪通”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24年,则公元前223年魏媪生薄姬。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2年),自幼在魏宫中长大的薄姬,在成皋宫中偶遇汉高祖刘邦。那么,这时候的薄姬,就已经21岁了。同年薄姬生刘恒、即汉文帝,若按这一年薄姬21岁推测,父亲薄生死去的时候,薄姬只有14岁。

后来刘恒被封为代王(今山西中部)。汉高祖死,薄姬“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太后弟薄昭从如代。”十七年后,刘恒登基称帝,薄姬为太皇太后。追封薄太后父亲薄生为灵文侯,薄生墓在会稽西三里的稷山上,设陵园,置园邑三百家,令当地官员负责守护。时魏媪已死,葬于栎阳(今陕西中部)北,追封为灵文侯夫人,在栎阳设灵文侯夫人园,园仪完全与灵文侯同。因为薄生早亡,薄姬薄昭姐弟俩一直随母亲魏媪在魏宫中生活,作为薄生的侧室,他们与吴地薄氏家族鲜有往来。汉文帝立,薄氏受封者仅薄昭一人,而魏氏家族因为多年来对魏媪母子照顾有加,依据亲疏关系受赏赐者甚多。薄昭在代地生活二十余年,从薄昭到代地开始,薄氏中兴于山西,其子孙分封于多个地方。所以司马迁说“成皋之台,薄氏始基。”

自此,吴人薄生之子、汉车骑将军薄昭的后裔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西部一带,通称为山西薄氏,薄昭乃山西薄氏之始祖。而吴地的薄氏后裔依旧主要分布于江浙沪一带,并逐步向外发散。在隋唐宋元明清历朝的一些野史正传中,在江浙沪一带,不时都有薄氏后裔活动的记载偶见史籍。这就充分证明薄氏后裔,一直生存繁衍于吴越一带。


所以,至少自战国中后期开始,我薄氏远祖就繁衍生息于吴越一带。我鲁南苏北薄氏始祖,系北宋年间由苏州来山东。从秦末到北宋,也不过是仅仅一千三百年时间,若按三十年为一世计,在这一千三百年期间,吴地的薄氏家族大约又繁衍了四十三世。据此完全可以断定,我始祖亦战国末期吴地薄生一族之嫡裔也!若尊秦人薄生为一世祖,则我鲁南苏北薄氏之始祖,当为秦人薄生之四十三世孙。
是故,山西薄氏及我鲁南苏北之薄氏,同为战国中后期吴地薄氏之嫡裔。今山西薄氏、陕西薄氏、京津薄氏、河南部分地区薄氏、山东省东西部(山东西部薄氏当为薄昭之孙薄梁之后)之薄氏以及江浙沪之薄氏,究其渊源,皆可追溯到战国中后期吴地薄氏一族。战国末期吴地薄氏,乃我山陕薄氏、京津薄氏、鲁苏薄氏之共祖也。

要考证我鲁南苏北薄氏始祖由苏州来山东的缘由,还要从北宋历史说起。我鲁南苏北薄氏之始祖,缘何在北宋时弃苏州和平富庶之地、鱼米之乡,来到当时战乱频仍、偏僻穷困的北方山区呢?
首先,完全可以排除我始祖因为逃荒至山东莒州的可能。这是因为:第一,历史上但凡遭水旱蝗灾或战乱,引起灾民出逃,一般都局限在方圆百里、几百里的地方,因为古人乡土观念浓厚,崇尚“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距家不远,便于日后返乡,一般不会逃荒到几千里外的方言不通、习俗不通、无法返乡的远方;第二,但凡逃荒者,都是向和平无战乱的富庶地区集中,而北宋时山东处在宋金两国交兵的前线,战乱频繁,显然逃荒的人不会逃至人烟稀少、战乱频繁之地;第三,始祖自苏州北迁,需要渡过长江、淮河,需要绕过或渡过太湖、阳澄湖等,需要翻越无数高山大川,这既需要很多盘缠,又需要战胜疾病和虎豹虫蛇,漫漫几千里,几个结伴逃荒者绝不可能完成这样艰险的旅程。第四,北宋中后期,苏州一代没有发生灾荒瘟疫的纪录,据此可以排除我始祖逃荒到山东的可能。第五,宋朝时,各地人口稀少,为了保护和占有宝贵的人力资源,每逢灾荒之年,朝廷和地方政府对可能发生的百姓逃荒和人口外流,都要提前采取极其严厉的预防措施。例如公元1010年江淮地区遭灾,涉及到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该四路的行政首脑——知州,除提前采取行政手段阻止灾民外逃,还动用军队多处设卡强行阻止灾民外逃。而平江(即苏州)当时归属两浙路统辖,不属于灾区范围。
故,始祖逃荒到山东的说法,于历史记载和历史事实均无根据。
一般情况下,民间或个人性质的小范围活动,不可能远涉几千里之外,只有政府或军队才有力量组织这种跨越几千里的活动。因此,始祖由苏州来山东的原因,一定和当时宋朝政府和军队组织的重大政治、军事活动有关。
苏州,北依长江,西濒太湖。宋朝设置平江郡,俗称平江城,后升为平江府,归两浙路(路,宋元时期设置的一级行政架构,约相当于地区行署)统辖。北宋时,苏州不但是农业上的米粮仓,还是重要的工商业都会和丝绸生产重地。据南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苏州人李寿明主持刻绘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石刻城市地图——“平江图”(即宋代苏州城)显示,阊阖门乃苏州城之西门,是苏州历史上最繁华之地。到明朝时,平江郡更名为苏州府。
从宋朝的兵役制度来看,宋朝实行的是募兵制。士兵的主要来源,一是灾荒年份招募饥民充军,二是罪犯充军,三是由年轻的子弟接替年老的父兄继续从军。初级军官的来源,一是从有战功的士兵中提拔,二是武学培养和武举考试选拔,武学学员来自未授职的使臣、荫补子弟、在京官员保荐的平民等。将校军官年满七十岁退役,士兵年满六十岁退役。
那么,我始祖来山东的原因,毫无疑问很可能是因为参与了政府或军队组织的某种行动,才来到北方。那么,这可能是什么行动呢?
要从北宋历史说起。公元960年赵匡胤兵变代周称帝开始,到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俘获宋徽宗、宋钦宗二帝止,是为北宋。北宋中后期,赵家江山风雨飘摇、内外交困。北方的西夏、金向中原步步进逼。全国各地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河北山东一带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包括梁山宋江起义军在内的各路起义军,都曾向山东沂州(今沂水)、密州(今诸城)一带进攻。临沂武胡、沂州徐进、莒州徐大郎先后聚众起义。宋军名将刘光世、岳飞等都曾经率领以江淮籍兵员为主的军队,进入山东沂、莒一带镇压起义军。
宋朝统治者既要派遣军队镇压起义军,还要防止金兵南侵,只有源源不断的向北方大量增兵。而吴越地方生活富庶,人口众多,是宋朝的大后方,成为宋朝军队兵员和粮食的主要来源。我始祖极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自苏州受雇于宋朝军队来此北方,并因战事滞留于莒州。
据《金史·志第六》记载:“莒州,……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城阳州,二十四年更今名。户四万三千二百四十。县三、镇三:莒、日照镇、沂水镇。”从这段记载可知,莒地原名城阳,直到金大定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184年,城阳州正式更名为莒州,下辖莒、日照、沂水三个县镇,若按每户五口人计算,总人口三十万人左右。可谓地广人稀。此外,临沂在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正式升为沂州府,同时,莒州降格为散州(即县级架构),沂州府统辖兰山县、郯城县、费县、沂水县、蒙阴县、日照县和莒州,共六县一州。也就是说,城阳更名为莒州的时候,北宋政权已经灭亡六十年了。临沂更名为沂州府,还只是二百多年前的事情。至于苏州府定名则是在明朝发生的事情。这是否说明族谱关于“北宋时始祖从苏州府阊阖门外来此北方,占籍沂州府莒州之东南泉子牌山底村”的记载不准确呢?那也未必。因为撰修族谱是后世族人所为,后世族人修谱自然会沿用苏州府、沂州府、莒州这些名字,而不会使用平江城、临沂、城阳、这个已经过时的名字。至于现在北宋的界定时间,是后世所为,宋人对此并不在意。
我族至今已经传至近三十世,若按每三十年为一世计,上推我始祖来山东的时间则为1107年,但始祖来山东后要经过多年奋斗艰苦创业,才有可能成家,这样始祖来山东的时间又需要相应向后推迟十到二十年。故,我始祖来山东的时间,应在北宋政权灭亡前夕的1120年后,我始祖来山东时的年龄,应该在二十岁左右,始祖成家立业时的年龄应当在三十岁左右。
据此可推测,北宋末年,始祖自苏州参加宋朝军队,并迅速北上到达山东,在沂州、城阳(今莒县)一带驻防。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一些来自南方的宋军官兵溃散,或者因分兵驻守而滞留于此。公元1124年,金兵开始南侵,不久以后济南知府刘豫打开城门降金,金兵径直绕过济南和山东直扑两淮地区。北宋灭亡后,金兵又回过头来逐一攻击山东各地宋军。直到1128年,山东全境才为金兵占领。这期间,驻防山东各地的宋朝军队坚决反抗金国的入侵,与金军进行了异常艰苦的战斗,因为孤悬敌后失去了朝廷和没有任何支援,许多宋军官兵战败后溃散。那些来自江淮地区的宋军官兵溃散后,由于距离故乡几千里,依靠个人力量不可能返回江淮故乡去。作为前宋朝军队的官兵,他们只能无可奈何的避入深山就地安家以求生存。始祖与王、季二人就是在这样的战乱中、在战场上结下了深厚情谊,结为生死之交,为了生存,结拜为异姓兄弟,这样既体现战场情谊,又可以寻求亲情安慰。他们一起结伴避难至莒州泉子牌山区,占籍山底村,并在此开荒种地、顽强生存。作为溃散深山的前宋朝军队官兵,始祖与王、季二人在金国的土地上,必须对自己的身份守口如瓶。这也就是我族人不知道始祖缘何来山东的原因。
但凡送子于异姓,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为极端贫困送子逃生;二是父辈结下生死之交,情义所至,送子于人;三是送与旁系血亲。始祖德高,仅有三子因王季二人无子,将长与王姓为子,将次与季姓为子。众所周知,但凡因贫困而将子送出,都是送幼不送长,送小不送大。倘若始祖因极端贫困,焉能将长子、次子送人而留幼子于己乎?据此足可断定,始祖与王、季曾经结下非同一般的深厚情谊,这种情谊必定是患难与共的生死之交,非如此不足以行此大义。
始祖将长、次分别与王、季二姓为子,将幼留己,此大节大义之举!始祖择定祖林,遍植松柏,使其后裔近千年后依然荫受其福,变卖松柏度过灾年,此大智大慧之举。
据此,足可断定,我薄氏远祖乃吴人也,可以上溯至战国中后期吴地薄氏一族。故我薄氏远祖乃世居吴地的吴人。到北宋末年,始祖一人,名讳失考,随宋朝军队来到山东沂莒一带,在作战中溃散,始祖与王、季二人结伴遁入莒南县泉子牌深山中,垦土种植,繁衍至今,已传至三十世矣!
呜呼吾祖!大节大义大智大慧大仁大德之士也!
二十二世  法平  拜考
农历二零零七年九月于济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nabo.org

GMT+8, 2024-3-29 18:52 , Processed in 0.25836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Chinabo.org!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